中醫如何診斷疾病?

中醫不靠X光,不驗血,不照東照西,不驗這驗那,憑甚麼判斷一個人的病情?憑望、聞、問、切。

望,望臉色,望眼神,望舌頭,望肥瘦,望頭髮,望皮膚,望分泌物等等。

身體生病了,外表必然找到一些蛛絲馬跡。譬如頭髮稀疏了,很可能腎氣虛弱;譬如臉白如紙,多數脾胃差勁;譬如舌苔又黃又厚,第一時間會想起「濕熱」。

從身體外在的特徵,來推斷病情,中醫叫「望診」。

病情深淺有跡可尋

聞,一個意思是聽,一個意思是嗅。

聽病人說話的聲音,聽吸呼聲,聽咳嗽聲,聽呻吟聲等等,都可推測病情的深淺。譬如一個人經常無緣無故嘆氣,他的肝很可能出了問題。

嗅病人的氣味,也幫助了解病情。譬如病人「口氣」逼人,多半是腸胃出亂子了。聽病人的聲音,嗅病人的氣味,來推斷病情,中醫叫「聞診」。

問,內容多姿多采。由哪不舒服問起。問飲食,問大小二便,問睡眠,問心情,問工作,問月經,問性生活等等。凡是跟病情有關的,都問。歸納病人的答案,來推斷病情,中醫叫「問診」。

疾病真相水落石出

切,把脈的意思。心肝脾肺腎出問題,左右手腕的脈搏便起變化。左手腕橈骨動脈應手處,有三個位置,分別代表心肝腎,右手腕同樣三個位置,代表肺脾和命門。中醫用手搭按病人左右手腕,根據六個位置脈搏跳動的情態,來推斷心肝脾肺腎的病情,叫「切診」。

望聞問切,中醫叫做「四診」。

水平高的中醫,就是望聞問切都高明的中醫。惟有望聞問切都高明,斷症才百斷百中,加上用藥如調兵遣將的本事,醫術便算得上出神入化了。

「望聞問切,比得上現代先進的檢查儀器嗎?」你或者會問。

先進的儀器,四診當然有及不上的地方,但很多病痛,驗來驗去驗不出原因,望聞問切之下,疾病的來龍去脈卻原形畢露,也是常見的事實。

類別:中醫文集
分享到:
劉彥麟博士

作者/講者

劉彥麟博士

訂閱劉博士最新文章
聲明:本文僅說明中醫治病的原理,並非指導讀者自行用藥;體質和病情人人不同,好轉速度也因人而異;讀者如有需要,務請先接受專業診斷。
©版權所有,轉載文章必須示明作者姓名及網站出處(www.enjoyhealth.com.hk)。
ALL RIGHTS RESERVED